- 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1:45 点击次数:157
当全球聚焦美俄首脑的世纪通话时,特朗普政府突然在国内政治战场投下震撼弹。3月19日,白宫宣布即刻终止对拜登家族成员的特勤保护,这场酝酿已久的政治清算正式拉开帷幕。
在俄乌冲突绵延至第 25 个月的时候,美俄两国领导人在时隔三年之后重新开启了直接对话,而与此同时,国内的整肃工作也在同步进行。
欧盟持续为乌克兰提供 400 亿的军事援助,宛如不断输血一般,维持着乌克兰的军事抵抗能力。然而,此次美俄领导人的通话却释放出了微妙的信号。根据五角大楼内部的统计数据显示,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数额已经从每月 30 亿美元急剧下降到了 8 亿美元。
与此同时,特朗普签署的总统令引发国内地震:撤销拜登任内签署的5项亲属赦免令,终止亨特·拜登18人特勤组保护,重新审查2021-2024年总统行政令合法性。这种内外并举的政治操盘,展现出特朗普团队典型的"极限施压"策略。
特勤保护争议背后的制度博弈
特勤保护之于美国前总统的子女,从来都是美国政治的特殊产物。依据《特勤局保护法》的规定,卸任总统及其配偶可终身享受特勤保护,然而其子女的保护期仅有 10 年,并且还需要总统的特别批准。特朗普团队援引该法第 7 章的规定,判定拜登与 2023 年签署的延长保护令 “超出了法定权限”。值得关注的是,白宫发言人出示的审计报告显示:亨特·拜登安保组日均开支高达2.3万美元,远超历任总统子女标准。这种数据化指控,精准切中民众对政治特权的反感情绪。
签名机器引发的宪法危机围绕"自动签名笔"的争议持续发酵。国会监督委员会披露,拜登任内87%行政令存在机械签名痕迹,这与特朗普时期53%的机械签名率形成对比。尽管自杜鲁门时代就有总统使用签名机先例,但特朗普法律团队抓住《总统文件真实性法案》第3条,主张"连续机械签名构成程序瑕疵"。
这场技术性法律攻防暗藏深意:若最高法院确认签名无效,拜登任内近300项行政令可能面临司法挑战。这相当于为特朗普的政策回调开辟了绿色通道。
政治清算的蝴蝶效应从克劳福德智库的民调数据看,62%的共和党支持者认可"政治问责"主张,但42%的独立选民担忧权力过度使用。这种民意分裂折射出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层危机——正如布鲁金斯学会专家所言:"当政治报复成为常规手段,制度纠错功能将逐步瓦解。"
在观察这场政治风暴时,我们更应保持战略定力。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证明,专注自身发展才是应对变局的关键。当某些国家陷入内耗旋涡,恰是我们强化科技创新、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机遇期。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述:"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稳定器,将继续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东方智慧。"
